ISSN
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海西音乐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
用户中心

1 年前直属「北京分会」龙文 阅读(1.4W+) 评论(5)

【诗头条】日子/龙文总编推荐总编点评

◉龙文 (北京)

 

太阳落山
本应落下心的黄昏又被揪起
这是春天吗
沙尘暴时不时肆虐
可日子还是来来去去

从阳过以后
睡觉和打游击一样
过去已经成为过去
以前平常的让我一笑
现在却成一种奢望
甚至
甚至羡慕那些
一觉睡到未来的人们

风刮得还是暗无天日
芨芨草拼命扯着泥土
抓紧 不被吹走

是的 有什么意义呢
天空已经太厚重了

作者简介 

龙建光,汉族,笔名,龙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五原直属分会)会员,五原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多为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在《巴彦淖尔日报》《河套文学》发表二百多首(篇),《内蒙古日报》有零星发表。在各网络平台发表数百首(篇)。作品多次获奖。

 

总编评论

诗歌不能丧失意义感
◉童小汐(华协总编辑)

 

在本期《青海湖诗报》的审稿中,诗人龙文的一首诗《日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诗句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别有意味,由景到情,娓娓道来,自然又亲切,可见其诗艺已至臻于成熟,即使一个个惨淡凄凉的物象,在他眼中都成为一种值得书写和描绘的图景,而且是发自他内心的声音。

作者以内敛而简明和高度而深刻的控制式抒写,完成了这一首耐人寻味的诗作,这也说明作者已有明显的诗歌写作风格,它的诗在同类题材中已占据诗歌语言相对高的制高点,没有重复别人呢,从叙写形式到内涵都展示出了它的艺术性和超越性。

《日子》以暮春的景象为叙述的中心,对一个或多个同样残凄的物象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表达,这种意识流的叙写方式,加上如口语一样简洁的倾诉,使得诗的“先锋“特质凸显出来。其实就现代诗的内容与形式,修辞与技巧等一直都存在弱化和分离的问题,这个问题悬而未决,直至今日仍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导致当代诗歌乱象横生,乌烟瘴气。那么,现代诗的好与不好,难道真的就没有一个相对标准的答案吗?我以为不是,诗人龙文的这首诗就为这种探索提供了参照,好诗当如此,即文体和语言都要自觉的诗歌艺术创作的主张,写实也不影响“潮流”涌动其中,潮流也羁绊不了真情的透露,在这种情况下,龙文能够在实路写作和潮流写作之中完美平衡,使每一个字都能游刃有余地穿梭其中,并结出本土化的果实,实在难能可贵。我希望更多的诗人打破“画地为牢”的写作习惯,更多的去接触真实的、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在写作实践中建立本土化的诗歌语言的主体性,这对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个优秀的诗人必然知晓在写诗的时候要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和阐述的意图。而当代的诗人在创作现代诗的途中总喜欢走“婉转曲折”的路子,没有哪个时代如我们这个时代一样把艺术修辞诠释到不能再诠释的程度,同样也没有哪个时代的诗人像我们这个时代的诗人一样在诗歌创作中把艺术修辞手段运用到穷尽,文字游戏直达高峰,所以现代诗出现越来越多看似高深莫测的东西,出现越来越多看不懂的诗,以至于很多读者或初写诗的作者们越来越迷茫,诗到底是什么?

其实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诗和所有文学体裁一样,就是讲故事,讲是一个人讲,听是所有的人听,事实上从古至今也就是以这种方式流传下来的,但是为什么现代诗却变了?一身奇装异服,难道就意味着美好华丽吗?意味着内涵的深刻吗?意味着作品的厚度和境界吗?这是多么幼稚而偏颇的观念。龙文的诗并未跟风,他用自己语气,用自己的理想描绘无语的物象,统领者自己眼中的芸芸众生,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触到的自然而真实地讲叙给我们听,让我们思索和感知,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刻意的造作,没有任何说教的痕迹,但是,当每一句诗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却如一首语言交织的悦耳的变奏曲。修辞手法不再是诗人笔下的道具,而是灵性语言的锻造师;叙述亦不再是诗人笔下喃喃梦呓,而是内心情感最诚挚的流露,诗人本身也不再把自己视为君临天下的“先知”,而是与读者并肩坐在一起互相交流的知己。

诗人龙文是真诚的,他没有为眼中的物象和事象,以及心中的情感设计过什么。值得讽刺的是,当代新诗创作中那些名气大的惊人的诗人却失去了这种至纯至高的精神,不是一直在模仿中,就是一直在模仿的路上,本来就是诗盲,自己却浑然不觉。与龙文这样的纯诗人想比,两者差距显而易见,现代新诗的很多诗人乐于接受西方诗学的一直流行写作形式——偷别人的调料煮自己的肉,味道究竟如何别人不知道,自己却觉得挺香。当然,我不是说西方的诗学不好,但至少要懂得妙用,巧用,适当调和也确实有助于质感的提升,但至今看上去现代诗中那种模仿痕迹如结痂一样清晰可辨,内地作家在上个世纪就受到港台诗人潮流的洗礼,于是大肆模仿,而却不知当我们在接受一种外来潮流文化的冲击时是多么的被动和盲目,以至于写一首诗就像机械师造一块手表,每一句铺陈都看到一凿一痕的技术化步骤。一个不会说粤语,也听不懂粤语的人非要唱粤语歌,即使唱的大致相当,真就没有不谐的痕迹吗?诗歌写作难道仅仅是技巧和技术的问题吗?

当然,从龙文的《日子》一首的风格上也有一些舶来的痕迹,但读来却可清晰看到,虽然他多少也受到西方现代技巧的影响,但龙文却把握的沉稳而成熟,在敏锐接受这种影响的同时也淡定地保持着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种可贵的文化自觉和自尊。那种大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人,影响的内容不单单是诗歌,甚至除了格律诗词文赋等传统文学体裁之外的很多文学体裁,还影响了语言、文化、历史、艺术、文学等等观念的陡然转型,这些并不可怕,最难的是作为华人的文学,要如何坚守我们传统的文化精神。

龙文的《日子》这首诗,是诗歌与美学无缝结合的较为成熟的例证,能把黯惨、残弊的物象写得如此瑰壮、凄美,这是需要一定诗学和美学的认知和体悟来完成的,文学不该把唯文的文化形态的叙写奉为主旨,更不应该为文而立意,而是要为人而文,要抛开那种高深理论的掩盖而把人最真实的处境留给读者。

“太阳落山/本应落下心的黄昏又被揪起/这是春天吗/沙尘暴时不时肆虐/可日子还是来来去去……”在诗中,这种隐喻着实很难看出,太阳落山是亘古不变的天体运行的规律,但黄昏这种景象却可以随着人的心境而发生各种微妙的变化。春天该来的时候就会来,它何曾惧过沙尘暴的肆虐,日子还在继续,这样以来就体现了它的价值,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鼓舞,给生活也带来无比坚韧的勇气,也隐喻诗人将他自己审美的理想融入到抒情之意象中,也反映出龙文深厚的感情和坚强的性格,以及其出众的诗歌才华。

“从阳过以后/睡觉和打游击一样/过去已经成为过去/以前平常的让我一笑/现在却成一种奢望/甚至/甚至羡慕那些/一觉睡到未来的人们……” 先不剖析诗句如何,但从这种语言风格来说,在我看来就是简洁的口语倾诉,其实这才是诗歌需要的原生态语言。几曾何时,当现代诗歌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后,诗人们渐渐不会说自己的母语了,对中国汉字于文学创作中的调遣几乎到了瘫痪状态,彷佛诗歌的语句没有几句堆砌的词藻或抽象的叙述就不叫诗,在他们看来这是意识流的需要,好像只有这样写才更像诗。而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我们要拒绝这种迫入式的集体性、被等级化、诗统化的“书面式”语言,尽力让自己的诗句看上去接地气,更加的底层化,方言和口语更纯正,更具有语言的魅力,就如民歌和流行歌的对决,很明显民歌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与诗而言,一切无关生命本性的语言都是苍白的,毫无意义的,优秀的诗人,就应该努力让自己的诗歌创作朝向生命的本身回归,宁可深情地独唱,也不无谓地复写。当诗的写作形式与诗的叙述内容结合得意味盈然,诗人所要表达的主张也很好的落地成文,诗人,就应该燃烧生命,讴歌青春,宣扬理想,要勇敢地参与人类精神复苏的建设,要扎根于本土,即使是一块诗路上的基石,也是勇敢的斗士。

“风刮得还是暗无天日/芨芨草拼命扯着泥土/抓紧/不被吹走/是的/有什么意义呢/天空已经太厚重了”《日子》语调平实,从头到尾都是白描手法,却撕裂一些落寞的情境展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甚至具体可感,尽管狂风大作,暗无天日,但坚忍不拔的芨芨草如底层那些苦逼的底层人,仍然抓住最后一根生存的希望,日子就是这样百无聊赖,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谁也改不变不了,人还得努力地继续活下去,而这正是诗人铺设的地方,活下去的人不得不深刻地去反思。

诗人是有强烈的责任感的,这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即诗人要么让自己的诗发挥向上提升人精神层面的功用,要么要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否则他们的诗将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堕落,一切私欲的、庸俗的、粉饰的、虚无的现实主义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病呻吟。真正的诗人,拒绝为当权者唱赞歌,拒绝堕落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吹鼓手,更要与底层人站在一起,不媚商贾,不惧权贵,不畏官统,说人话,尽人事,更有尊严地活在世上。

唯一遗憾的是,龙文并没有从一个积极的态度拔高诗歌的境界,结尾两句太消极,一首绝佳的诗应该有好的收尾,就是不论环境多么艰难,不论事情变得多么糟糕,总要给人希望,而不是绝望,不能让人读了之后产生生无可恋之感。几年疫情,人们从疑惑、迷茫、无助到不安、摇摆,确实很难,诗人应该考虑如何给予人们一些启示,如何走出这种消极状态,而非读过之后反而更加陷入一种无奈又绝望的心境。一个有责任担当的诗人,欲要重建别人的精神家园,首先要建好自己的精神家园,首先要对诗人(作家)的使命,以及到底要写什么,如何写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严肃而深刻的思考。

无意义感一度成为当代人根深蒂固的问题,诗人有义务帮助人们消除生活无意义感的问题。即使生活贫乏,操劳枉然,但仍然要以最美最深刻的诗句帮助人们摆脱这种无意义感。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尤其是更年轻的人会觉得无意义感?这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莫大的关系,体制的腐败,教育的失败,教条式的形式主义,不可避免的唯物主义,除了人的物欲一直在“进步”,什么都没有进步,现在的人似乎不想怎么去爱人,而是一门心思地爱钱,这种种种病象,让现实中的人再也没有可以依赖的信仰,而人类生存的意义其实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这个信仰就是善意和爱。

我多次说过,诗歌绝不能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略或对立,甚至分离文学的意义。不过欣喜的是,我们有很多诗人还是能够自觉地写作,方向也是积极的,比如诗人龙文,就让我看到了趋于这方面的光芒。

2023年4月25日笔於青海德令哈

作者简介丨童小汐,女,辽宁人,2003年11月出生于沈阳,现为书法家、画家、作家。2022年在今日头条开设头条号,受众达千万余。13岁时因病休学,随后拜国内著名作家、独立学者北野为师,成为关门弟子。旅居青海后,随先生学习琴、诗、书、画、词、儒、释、道、玄、易学等传统文化,以及古代现代文学创作至今。在“私塾”学习期间,2019年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在职学生,专修古汉语文学,并于2022年8月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2022年,被国际华文作家协会聘为执行会长、秘书长、协会三本公开出版发行刊物的总编辑,2023年正式出任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秘书长、总编辑。

截图二维码,下次投稿不迷路


分享转发:

责任编辑:吕媛依
245 ¥ 打赏
本网(海西文学网)为《青海湖诗报》、《青海湖诗刊》、《华文作家月报》纸质刊物的选稿窗口,作者可以自由创作和投稿,除人工审核推荐的作品外,皆为作者自由投稿,未经编辑人工审核,由系统自动审核发布,其作品内容不代表华协立场和观点,其作品质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创作水平,也不代表华协旗下所有网站和刊物的编辑所认可的创作水平。著作权说明

评鉴[5]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轻松注册

  1. 4楼
    龙文

    仔细读了童小汐老师对我这首诗的精彩点评,非常感动!感谢指出诗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我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多多注意,改正自己的缺点。
    我是个文学爱好者,在2018年偶然间加入文学圈子并开始创作。从那时起,认识了好多良师益友,对我毫无保留地指点指导,使我的创作逐步走向正规。
    这首诗是前段时间阳了以后难受、睡不着觉,又遇沙尘暴天气,心情不太美丽的环境下下的。我这人比较感性,所写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受情绪影响,因此有些地方比较消极。童老师深厚的文学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对这首诗给予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了缺点与不足。感谢童老师、感谢各位文友!我相信:有你们,我的文学路会走的更远!

    龙文巴彦淖尔市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2. 3楼
    神秘人物

    问?
    问天?问地?问自己?而当今?诗人是什么?什么是诗人?作用在哪里?方向何处去?
    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凝炼一部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谁能秉公明断?
    低级低等的?
    高端高雅的?
    诗者大公无私有吗?
    ……
    人终归跳不出服务自己的藩篱?
    小众的请读读?臧克家诗《有的人》来调味?

  3. 2楼
    给力

    奇装异服,难道就意味着美好华丽吗?? ? ? ? ? ?
    一首好诗,是一枚本土化的、纯绿色的果实,,绿得乃至于露珠都流动着生存的真相、生命的真谛!

    给力中国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4. 1楼
    惠小虎

    沉下心来写作,是我羡慕的一种状态,龙文的这一首诗,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点。最近几年读过很多的诗词散文,感觉尘世漂浮着许多的隔年的迷雾,经久不散。我的走马灯式的阅读,也已经快要登峰造极,今天读过了童小汐的评论,忽然觉得时间仿佛慢了几分,间或夹杂着龙文关于生活变化的一些清晰可见的纹路。希望这个春天不会天天刮风,明天早上太阳出来,一切就都重新启动了。

    惠小虎巴彦淖尔市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 龙文

      谢谢兄弟的评论,到咱们这岁数,担负的太多。很难静下心来,只能是随时有感而发,来释放些生活中的压力,增添些生活中的乐趣。

      龙文巴彦淖尔市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打赏作品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