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海西音乐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
用户中心

10 月前「河北分会」用户8619 阅读(2.8K+) 评论(0)

在淄博,蒲松龄化身平民美食推介人

用户8619

在流火的七月,“去淄博,吃烧烤”俨然成为一种口号或宣言!我们的确应该到那里去走走,去看看。然而自古齐鲁之地,地大物博,人文荟萃,也绝不是一根小小的“肉签子”便能轻易涵盖。淄博这座城,有人情,有温度,值得爱烧烤的人们驻足,不爱吃烧烤的人,不妨跟着“当地人”蒲松龄一起去尝尝,烧烤之外的平民美食。

淄博是齐文化发源地,历史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丰富发达。作为齐文化重要代表人物的蒲松龄,不仅是精通各类文体创作的大文豪,还是淄博平民饮食的推广者和实践者。

吃饭之前先上一盘“故事”。故事说,有一日,蒲松龄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因家里只有六文钱,妻子刘氏不禁犯了难。蒲松龄略加考虑,连说好办。他让妻子用六文钱,买来一把韭菜,一团豆渣,一个冬瓜。顺手从门前柳树上掐下一把嫩叶,从鸡窝里掏出两个鸡蛋。

很快,菜做好了。第一道菜是清炒韭菜,上铺两个蛋黄,菜名: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道菜是焯好的柳叶,撒点细盐,围一圈儿蛋白,菜名: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道菜是清炒豆腐渣,菜名: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是一碗清汤,上漂冬瓜刻的小船,菜名:门泊东吴万里船。朋友们享受着从喧嚣浮华的酒宴席上从未尝到的诗意“美昧”,禁不住颔首称道。

诗意中,蒲松龄穷困潦倒的生活可见一斑。再观蒲松龄的一生,除31岁南游江苏一年,不断西去济南应举之外,大都在家乡做西席,以维持全家生计。这样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日常饮食水准。翻阅浩繁的聊斋文集,不难发现,其有关平民饮食的文字常闪烁其间。这些记载,间接展示了蒲松龄生活时代淄博地区广大底层百姓的饮食概貌、习俗,为我们探寻千百年来,淄博当地的平民饮食,提供了宝贵的食谱。

到山东,不得不提到的是自古闻名是山东煎饼。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背负煎饼而行。据载:南北朝时,煎饼尚不普及,只有少数人家过节时偶尔食之。至明清,煎饼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才广泛食用,并几乎替代了蒸食。煎饼,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垫饥耐饿,食用方便,易于存放,是卖苦力为生的庄稼人的主打食物,是鲁中尤其是淄博极富盛名的土特食品,在淄博民间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席位。在度荒乏粮的苦涩岁月里,只要有厚厚的一摞煎饼放在家里,农活再忙,不会因做饭耽误更多时间,也不会因无暇做饭而挨饿。

关于北方人使用煎饼的记载,清代之前比较零星。清代袁枚的记述,也不成系统,有这样几句:“山东孔藩台家制薄饼,薄如蝉翼,大若茶盘,柔嫩绝伦。”“吃孔方伯薄饼,而天下之薄饼可废。”只有蒲松龄的《煎饼赋》,内容具体丰富。在序文中,蒲松龄不厌其烦地详尽考证煎饼的历史演变,妙笔记述300年前鲁中地区制作、食用煎饼的状况:“煎饼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二月二日尤竞之;是时荐新葱,富者夹半咸肉,比户胥然。”特别突出强调了煎饼在凶荒之年,养育民生的巨大功劳:“康熙中,齐亢砀甚,二麦辄数岁不登,则煎饼之有裨于民生,非浅鲜也。”

淄博的煎饼,通常用玉米、小米等,经水浸泡后磨成米糊,再适量发酵,待鏊子慢火烧热后,舀一勺面糊,用扒子从里往外均匀推赶,使之成为圆整而平薄的饼。少许,等“噬暾”之声渐息,一张泛金耀黄、表面光洁如镜的煎饼就大功告成了。《煎饼赋》对此做了形象生动地描绘:“溲合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溯,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这样的煎饼制作,简直称得上是一种观赏性很高的表演艺术。刚烙的煎饼,香气袅袅,会撩拨你口水四溢。接着,蒲翁对煎饼的大小、质地、形状、色泽等特点,给予了掩饰不住地称颂:“圆如银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这样的描写,对以煎饼为主食的淄博人再熟悉不过了,与今天依然流传于淄博的煎饼制作基本相似。

在诸多的平民食品中,蒲松龄似乎对煎饼情有独钟。据传,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期间慰劳饥肠的主要食品就是煎饼。读过《煎饼赋》后,方觉传言不谬。可以说,蒲松龄不仅常吃煎饼,而且应该不只一次地仔细观察过妻子刘氏烙制煎饼的具体情景。

煎饼好吃,但单吃一张饼未免过于乏味。穷人也会穷讲究,一介寒儒蒲松龄也会琢磨着变换花样,让煎饼更加美味可口:“若夫经宿冷毳,尚须烹调,或拭鹅脂,或假豚膏,三五重叠,炙博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对蒲松龄来说,煎饼佐以“鹅脂”“豚膏”,该是难得的奢侈享受了。软绵绵、热乎乎的煎饼,卷上最好是带冻的猪头肉,再经火一煎,顺着煎饼往外流化的“鹅脂”“豚膏”,粮食和油脂这么一搭,完美得让人馋涎欲滴。这与今天淄博中南部博山、淄川等地家喻户晓的菜煎饼如出一辙。我们可以看出,寻常百姓的食物,一旦出现在蒲松龄的笔下,也会由物质走向精神,美妙得生出花来。做过、吃过煎饼的读者,捧读蒲公的《煎饼赋》,由不得一句一抚掌;从未见过、尝过煎饼的朋友,品过如此美文,也能齿颊噙香,心驰神往。

蒲松龄终其一生,为贫穷所困。《除日祭穷神文》有载:“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我就是你贴身的家丁、护驾的将军,也该放假宽限施施恩。你为何步步把我跟,时时不离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穷神!自从你进了我的门,我受尽无限窘,万般不如意,百事不趁心,朋友不上门,居住在闹市无人问。我纵有通天的手段,满腹的经纶,腰里无钱难撑棍。”蒲松龄这般描写,并非无病呻吟。他有一首《斗室》诗,更是其穷困窘迫的生活写照:“聊斋有屋仅容膝,积土编蓬面旧壁。丛柏覆荫昼冥冥,六月森寒类窟室。”房子仅能容膝,且破旧不堪、幽暗阴森,他发出“家徒四壁妇愁贫”的慨叹真是不足为奇。

俗话说:富人吃肉,穷人喝粥。农谚又云:三年吃粥,省下一头牛钱。穷人没干粮可吃,只能以粥充饥。所以,在中国人的传统词典里,粥本是添塞辘辘饥肠的寒酸之物。比如,曾经钟鸣鼎食的曹雪芹,晚年却遭遇“举家食粥”的困境。他就是在“食粥”的情况下,完成了千古绝唱《红楼梦》的创作。再如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弱冠之年,生活穷苦不堪,煮一锅稠粥,凉后划作四份,早晚两块果腹。

同样,在蒲松龄的诗作中,曾多次提到以粥果腹的场景。《客邸晨炊》云:“大明湖上就烟霞,茆屋三椽赁作家。粟米汲泉炊白粥,园蔬登俎带黄花。罹荒幸不沟渠转,充腹敢求脍炙嘉。余酒半壶堪数醉,青帘虽近不曾赊。”诗中提到的“粟米白粥”,当解为不添任何配料的小米粥。蒲松龄应试客居济南时,常租住在大明湖边的三间小草房里,自己动手做饭。早餐,是小米粥加咸菜。半瓶剩酒,还要宝贝似的分几次喝。虽然附近有酒馆,但苦于无钱,不敢去赊。蒲松龄自认为灾荒之年没葬身沟壑,已实属万幸,能喝上碗粥就很知足,不敢奢望吃到美昧佳肴。这首诗,形象道出了蒲公客居大明湖畔,晨光曦微中,在租赁的草屋里,喝米粥、啃咸菜,以果饥肠的清苦贫困之状。应该说,蒲松龄所记述的小米粥,佐以简单咸菜的饮食方式,是淄博乃至山东广大贫民由来已久的早餐饮食习俗。

风调雨顺时,尚可勉强度日,一旦遭遇灾年,自然苦不堪言。蒲松龄生活的农村,好年景不多,常会十年九旱。他有一首《日中饭》诗,描述久早不雨,黄沙弥漫,虽麦收已近,但无隔夜粮,只好煮粥充饥的窘况:“午饭无米煮麦粥,沸汤灼人汗簌簌。”其中,孩子们忍受不住饥饿而不管冷热哭闹抢粥的场景,让正值壮年的蒲松龄好生悲伤:“儿童不解燠与寒,蚁聚喧哗满堂屋:大男挥勺鸣鼎铛,狼藉流饮声枨枨;中男尚无力,携盘觅箸相叫争;小男始学步,翻盆倒盏如饿鹰。弱女踟躇望颜色,老夫感此心茕茕。”煮粥的时候,肚里没食的三子一女早已等候灶前。身强力壮的老大,眼瞅着稀饭煮好,疾步上前抢到饭勺,迅即到锅底去捞最稠的往自己碗里盛。稍弱的老二,不管三七二十一,手持碗筷跟哥哥争抢而食。蒲松龄眼看着蹒跚学步如饿鹰的老三,可怜兮兮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幼女。心如刀绞,为自己养活不了几个可怜的孩子而痛苦自责。

蒲松龄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写过一首五言诗《寄怀王如水》,其题注云:“薄有所蓄,将以偿所负,又为口腹耗去,深愧故人也。”在王如水急需用钱时,蒲松龄深为不能偿还六年前借下的挚友债务而愧疚不安,充分说明了他生活的拮据。康熙三十年(1691年),蒲松龄52岁时,写过两首青鱼诗:《偶兴》与《青鱼行》,更能表现其穷困寒酸的生活窘状。每年春意初显之际,青鱼开始上市。在没有人工冷冻的条件下,初期量少价贵,非富裕人家难得有人问津。其后量增价贱,寻常百姓才能得以尝鲜。《偶兴》诗日:“海棠花卸后,雕梁燕到初。般城三月尽,犹自卖青鱼。”三月时节,花残燕归,青鱼早已不再值钱。一听到小贩叫卖青鱼的吆喝声,蒲松龄非常希望能买条尝尝鲜、过过瘾。《青鱼行》更细致描述了初春青鱼的鲜美:“东海青鱼味佳美,绝胜江头尺半鲤。”青鱼二月初上市,价格昂贵,实在嘴馋,却苦于囊中羞涩:“二月初来价腾贵,妄意馋嚼非所暨。”一到三月,青鱼大量上市,行情骤变。尽管价格跌至低廉,但蒲松龄依旧无钱,惟有“望鱼兴叹”的份儿:“三月论尾裁两钱,芳旨无殊价不费。口腹喜新皆厌频,人生丰约何不均?贫家一饱犹未足,富人弃掷不复陈。”以至于烹调得不怎么可口的青鱼,竟惹得他馋涎欲滴:“虽然烹饪不尽致,俭吻一见流清涎。”读来,不免让人唏嘘伤叹。

辛苦奔波了大半辈子的蒲松龄,直至晚年,生活才稍有好转。但这种好转只不过衣可蔽体、食能果腹、不再寄人篱下而已。这时的他,也能够经常喝点小酒了:“呼儿自酾酒,瀹腐佐传觞。”(《早雪,与儿孙笏酒瀹腐》)但酒,只是自酿的薄酒、浊酒罢了,味道自然不怎么醇厚回味。《课农》诗云:“两餐有余富,瓜壶杂豆角。荒后肉食贵,息意忘馋嚼。”日常所食,亦不过粗茶淡饭,下酒菜无外乎瓜菜豆角之类,仍吃不起膏粱厚味。如遇凶年,可能就难见荤腥了:“荒后肉食贵,安分忘馋嚼。”蒲松龄在诗歌中描绘的生活情形,明显呈现出底层平民的饮食水平,基本代表了淄博地区广大普通百姓经年累月的饮食状态。

蒲松龄的白话著作《聊斋俚曲》,成功刻画了众多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在故事的推进中,出现了不少百姓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食品,侧面反映出淄博当地广大平民的饮食特色。

其中,糊突便是一种。淄博居民平时所食,通常有干饭、稀饭之分。根据用料不同,稀饭又分粥、茶汤、糊突等类。粥,水米交融的产物。见水不见米,不叫粥;见米不见水,也不叫粥,因为粥有个慢熬的过程。茶汤,采用优质小米,经热水浸泡、控水、晾到半干不湿,用石碾碾压,几经反复研磨过箩而成,耗时费力。食用时用沸水一冲既熟,米香四溢。糊突,多用玉米面、高粱面等(家境好的用小米面),加水短时稍煮而成,粗糙拉嗓子,口感远不及粥和茶汤。根据不同的口味,糊突一般有淡咸之分。前者以纯粮颗粒做成;后者常佐以南瓜、菜叶之类,加少许盐,口感略好。

《墙头记》中,“少吃俭用”“受了无穷辛苦”终于“挣了个小小家当”的张老汉,晚年却被两个不孝子推到饥寒交迫、衣食无着的悲惨境地。张老汉上场不久便满腹委屈道:“这不是还不曾晌午,早晨吃了两碗糊突,两泡尿已是溺去了,好饿的紧!”原来,老大媳妇称肉杀鸡、好酒好茶招待自己的亲爹,吃剩的饭菜拌糠喂狗,却用带冰渣的剩黍秫(高粱)糊突虐待公爹。“肚里吐噜如雷响,一堆饿火把心烧”的张老汉,见到午饭还是那冰得牙根生疼的高梁糊突,不禁老泪横流:“原来还是我那糊突冤家。你大号红粘粥,你名突你姓胡,原来你是高粱做。热了烫人嘴巴子,薄了照出行乐图,老来相处你这桩物。”可见,张老汉喝的糊突,用高粱面做成,气味难闻不说,还有个特点:用筷子搅几下,面和水就会分离,喝到嘴里很不舒服,实在难及玉米、小米面糊突。

在蒲松龄推介的淄博平民食谱里,美食的传承中总是与一些具体的事件相关联,这些事件推动了美食的发展进步,地域美食总是渗透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对它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是文化情、家庭情,五味杂陈。

美食具有时代意义,与美食相关联的人同样也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与文化场域中,讲述美食的故事,实际上也是在观照人的故事,这些人物身上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是时代变革的折射,也是淄博美食在时代进程中的发展体现。

美食是生活的元素、文化的传承、艺术的观照。美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也是从生活中“取景”从中提取文化的因子、艺术的美感、时代的特质,并且勾连起历史 与现实、文化与生活、审美与叙事,从而呈现美食之外的无穷味道。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成就了一方美味。淄博美食承载了淄博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渗透着干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对文化的创造与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说,“淄博味道”所表达的首先是地域文化的“味道”。

来淄博,食客们可以窥见一道道佳肴千年的演变与创新,记录着与这座城市的唇齿之缘与味蕾记忆。

截图二维码,下次投稿不迷路


分享转发:

责任编辑:吕媛依
0 ¥ 打赏
本网(海西文学网)为《青海湖诗报》、《青海湖诗刊》、《华文作家月报》纸质刊物的选稿窗口,作者可以自由创作和投稿,除人工审核推荐的作品外,皆为作者自由投稿,未经编辑人工审核,由系统自动审核发布,其作品内容不代表华协立场和观点,其作品质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创作水平,也不代表华协旗下所有网站和刊物的编辑所认可的创作水平。著作权说明

评鉴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轻松注册

打赏作品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