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主管
山西海西音乐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
用户中心

1 年前「华协」[格律诗词新诗文创研修院院长] 云海 作家诗人 阅读(7.4K+) 评论(5)

寻梦远方/詹坚兴 【诗头条】总编推荐总编点评

 

 

◉詹坚兴(广东)

年味的篝火未熄
又背起轻飘的行囊
瞳孔里闪烁着缥缈的远方
影子消失在山间小道上

远方,是午夜的一杯茶
是苦是香,只有舌根知道
慢慢嚼着茶梗
终于失眠于窗外的夜光

远方,又是迷人的一壶老酒
装着梦幻,麻醉了大脑的乱想
硬朗的骨架不得不向铜臭低头
老小渴求之眼神
穿透了脚底的老茧

远方,更似大海中的孤岛
在风浪中飘摇,望不到岸边
一身咸味,头发蓬乱
黝黑的脑门多了几道杠

都说诗与远方是夫妻
夫唱妻随,原来是被岁月捆绑
如此的现实,如此的浪漫
吐出的苦水也能成诗篇

 

 

总编点评

 

把该给自己的留给自己,该给读者的交给读者

◉童小汐(华协总编辑)

 

籍由此诗谈论一下华协诗人的诗歌创作方向,我意为如何通过诗歌让读者受到启发并延伸出独立的思考,即——“思想在诗外”。纵观华协很多作者,写诗的模式仍停留在过去固有的风格定式,无法走出来是大部分诗人面临的一个问题,要回头再写深入进去似乎更难。好诗绝不是仅依赖华丽的词藻堆砌可成的,最终还是要以作者所倾注的感情、对生活、生命、人和事物等等的本质的深刻思考为支撑。诗人到底要不要个性鲜明?我认为风格上可以有鲜明的个性,但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必须克服个人的主观性,包括在现实中或许难以完全消除的阶级性的种种内在的偏见,才能够获得具有普遍感染力的真实的效果。

詹坚兴先生的诗我经常读到,颇有立体感,他的诗句里竖着一面广角镜,用心的读者,从一句中便可看到很多画面,对于诗而言,这已经很难得了,毕竟诗人对他的作品进行了细腻的雕琢。诗人写诗时就像是一位画家,何处落笔,何处首尾,如何着色,浓淡深浅等等,铺陈和渲染的恰到好处,不论如何,其实在作品中,诗人很少明显地流露出个人的情绪和想法,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去想象,譬如这一句:“瞳孔里闪烁着缥缈的远方/影子消失在山间小道上”,是不是有远镜头,而后镜头又闪回的效果?很多读者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或许各有不同,有亲人远别,或者恋人,或者是任何一个难以割舍的人,这个场景就要靠读者去创造了,这一句或许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又譬如:“远方/又是迷人的一壶老酒/装着梦幻/麻醉了大脑的乱想/硬朗的骨架/不得不向铜臭低头/老小渴求之眼神/穿透了脚底的老茧……”读者要试图从作品中直接获取诗人对一些问题的肯定的观点,恐怕不太容易,但读者却很容易产生共鸣,是非曲直,酸甜苦辣,交给读者去酝酿和宣泄。而<寻梦远方>这首诗,诗人只是给人生竖起一面广角镜,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以及对人生的经历后的理解和感悟,所以,诗人要懂得把该留给自己的留给自己,把应该交给读者交给读者。诗人绝不可以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抒情的、主观刚愎的诗人。绝不可以“只顾自己写,管你喜欢不喜欢”,这种诗人属于典型的“闭门造车”,当你的作品,不论任何文字,与读者不能发生关联的时候,那你的作品本身就是失败的。诗人的写作态度非常重要,怎么写?写什么?为谁写?作者起码要有一个态度,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当是没有偏见的,伟大的诗人更像是一位布道者,就像《新旧约全书》中说的那样:“神爱世人。”诗人的胸襟应当博大,面对现实中的苦难,民生疾苦等等问题,绝不会无动于衷,绝不能没有同情,也绝不能视而不见,诗人对种种不满的人或事物的同情应该是“超阶级”性的,不论你是王子还是乞丐,在诗人柔善的心里,只要是苦难的,都不由地产生同情。

华协很多诗人的作品,从高度和境界的拔高上都没有明显的提升,为什么?仰或是因为所处时代不良的风气影响了自己所坚守的信念,进而在写作的时候也会踟蹰不前,犹豫再三,怕人耻笑?还是怕人议论攻击?如果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写诗还要“看人下菜”,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和诗人了。华协不要“宫廷诗人”、“御用诗人”,华协需要的是能够为人类代言的、铁骨铮铮的诗人!

很多诗人不温不火,小情小调,小打小闹,作品不痛不痒,一味走“娱乐化“的路子,那么这样的诗人在我华协绝没有崭露头脚的那一天。一个诗人都没有自己的信仰,那还写什么诗?信仰文学就好好搞文学,信仰政治的就去搞政治,信仰金钱的就去搞钱,别戴着诗人的桂冠去做违背自己良心和灵魂的事。你一个作家,还要搞阶级论,搞什么三六九等,还要通过文字去表达出来,这不是违背文学之初衷的事吗?阶级论是政治家的一种政治态度,与人类的对文学艺术的品鉴和审美之趣味无所关系,更与人类本身的善恶和德性在本质上也无所关系,如果一个作家、或诗人戴着有色眼镜去搞文学,那是对文学最严重的无知和亵渎。

文学应是无私的,绝非某一个阶级所独享、所垄断的,不论富贵或贫贱,都可以拥有文学为自己的精神生活增添趣味的权力,作品与读者就没有什么阶级界限可言,那么作者在创作出一部作品时,与阶级观念更是一隔两重天。贫穷者人格不一定就低下,富贵者人格不见得就高大,诗人绝不能有阶级歧视,创作的时候,也绝不能把自己当成皇帝,傲慢的道德、自大的心理,放纵的行为,这些都不是文学人应该有的陋习、恶习。

诗人在创作是就是一位灵魂的建造师,更应该倾向于人性论——通过自己的文字,将读者的意识慢慢引到更包容和宽广的人性视野,深化自我认识,帮助人们去理解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性的状况,最终的目的是启蒙、引导和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和怜悯心,诗人必须有这样一种正确的态度!

“都说诗与远方是夫妻/夫唱妻随/原来是被岁月捆绑/如此的现实/如此的浪漫……“(詹坚兴:<寻梦远方>)詹坚兴先生的诗,看似平和温柔,实则藏锋芒无限,当触动读者情感中最薄弱的那一部分时,锋芒毕现的一刹,也许会改变一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知,这便是诗的力量。谁说文学没有力量?谁说诗歌没有力量?如果说没有力量,那是你根本不具备赋予诗歌这种力量的能力。而恰恰这种”无意义感“的诗人却占据了大多数,可以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处处可见,也不知道他们写什么,诗歌沦为一种标签,断行变成固有形式,叙写变成公式化,批量生产,按时批发,统统“脸谱化”形象,苍白的影子,没有思想,没有追求,更没有焦虑和苦痛,一眼望去,满屏飞字,竟然发现原来诗歌都是一种样子,分辨不出来谁高谁低,谁重谁轻。这不就是诗人自己的展现吗?没有自由而独立的思考能力,文字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的尊严,随大流的,依靠书写点文字来慰藉自己落寞情绪的人,敲打键盘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如果这样的话,怎么好意思称自己为诗人呢?

虚假的描写,失度的修辞,臆想的情景……到不忘谦虚的抛出“鄙人之“、”拙作之“……确实如此!拙在身为作家却拙于善知人性,身为作家却寡于知人心,身为作家,却在叙写和理解人之精神方面表现出很低的水准,生而为人,写人却不知人究竟是什么,如此病象,缘于作者对文学的根本理念一无所知,没有爱的能力,也无成熟的理性的意识,这样当然无法拥有去尊重、理解人的情感态度,缺乏事实感和逻辑感,空洞无物,自娱自乐,难道你的文学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怪物吗?

那么,从现在起,学习优秀的诗歌——那种闪耀着人性之光辉的诗歌,伟大的诗人忠于人性,优秀的诗歌是驻扎于普遍人性上的,少一些才思,多一些情思,像清泉流过幽兰之境,令人心旷神怡!文学的价值无关于时代潮流影响,无关传统思想束缚,跳出文学看文学,想必大家会对文学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索——其实衡量文学的唯一标准是人性。           2023.2.3笔於香港

 

截图二维码,下次投稿不迷路


分享转发:

责任编辑:张素素
246 ¥ 打赏
本网(海西文学网)为《青海湖诗报》、《青海湖诗刊》、《华文作家月报》纸质刊物的选稿窗口,作者可以自由创作和投稿,除人工审核推荐的作品外,皆为作者自由投稿,未经编辑人工审核,由系统自动审核发布,其作品内容不代表华协立场和观点,其作品质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创作水平,也不代表华协旗下所有网站和刊物的编辑所认可的创作水平。著作权说明

评鉴[5]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轻松注册

  1. 5楼
    池上清莲

    喜欢詹老师的诗,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喜欢童总编的诗评,带给诗人前进的方向,学习欣赏?

  2. 4楼
    牧童

    向詹老师学習!

    牧童临沂市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3. 3楼
    给力

    ? ? ?

    给力大连市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4. 2楼
    高远

    坚挺的文学评论,不是刻薄而是方向。诗歌首先不做阶级∽奴隶,但有人性的方向;诗歌不是文字的游戏,但有文字的灵性。童小汐会长,醍醐灌顶;云海老师绵长深厚? ? ? ? ? ?

    高远中国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5. 1楼
    云海

    童总会长在百忙中,抽空进行精辟诗评和指明创作方向,入木三分,使我收益匪浅。???✌️✌️✌️

    云 海广州市 1 年前登录以回复

打赏作品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