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繁體 用户中心

1年前辽宁分会精英 王仁爽 诗人 阅读(2.6K+) 评论(5)

红漄:什么是诗?总编推荐

我一直在叩问自己,我应该如何去写诗?什么才是诗呢?为此我翻阅了《诗经》中的部分诗篇,唐宋名家的部分代表作以及现代的闻一多,艾青的作品,更是重新研读了康桥和雨巷。也因此就有了一些个我自己对诗和诗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1.诗如人,人如诗,因此,写好诗,是诗人内心净化、精神提纯、灵魂救赎、身心向暖的过程。什么人,写什么诗,什么葫芦什么瓢,是不无道理的。

2.丰富的想象力是诗人情感发酵、灵魂舞蹈、思维奔逸、精神穿越的羽翼,有了多重思维的精神拓展与延伸,一滴水可放大为海,一片叶可以意念为秋,一粒尘也可追溯人类的洪荒的久远遗风。就如一瓶矿泉水在普通人看来仅仅是一个瓶子,而在诗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渔人、有渔网、有月光、有鸥鸟……

3.读者读你的诗,绝不是时间的消遣,而是想从你的诗歌里,获取情感的共鸣、哲学的导引、思想的认知,从而让自己的精神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4.一首诗歌的创作:首先是画面的展演,然后是主题的凝聚,进而是情感的渗入,接着是精神的提纯,最后是灵感借助文字的迸发。诗歌,扎着翅膀,飞了起来;文字,借助情感,活了起来;精神,通过思想,立了起来。

鉴于上述观点,联系当前充斥于报刊,杂志,平台的各种各样的“诗”,红漄要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个看法。

什么是诗?

1. 诗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情感。而浪漫的情感又比现实的情感更有诗意。如果没有情感与诗意,可以为之定性:不是诗!好的诗歌,总能接近我们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因此,诗歌的核心,是情感,而不是说教的所谓哲学论。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像。

2.诗一定要有音乐感。 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 这是诗与文的重要区别。格律诗的音乐感是由音律与押韵来产生。自由诗的音乐感是由长短句、断句与重叠句交替来产生。

过去的唐诗宋词的音乐感很强,今天的散文诗的音乐感很不理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在写散文诗时,是用写散文的意识去写散文诗,并没有“诗”的意识,是把散文分句变成诗。结果,冗词赘句,词语繁杂,无用多余的说话太多。影响了诗的音乐感。最终又导至了文气多,诗意少。所写出来的散文诗,非文非诗,似文似诗。成了两不像。

3.诗的分句很重要。文是分段,诗是分句。文也有句,但文句是连接的,而诗句是分开的,不连接的。这是散文与散文诗的重要分别。格律诗要分句,如五七言诗。自由诗也要分句,如《雨巷》《康桥》。

诗为什么要强调分句?

有人写诗,诗也不分句,每段为一则。严格来讲,这种写法,不是写诗而是写文。第一,诗是叫一首诗,而不应叫一则诗。“首”与“则”,都是数量词。但诗只能用“首”,而文却是用“则”。理由是诗短文长。例如:一首诗、一首歌。例如:一则寓言、一则通告。从一首诗的“首”字来看,诗不宜写得篇幅太长,不能写成文章诗或小说诗。因为诗的本质是精炼。写诗要言简意赅。不可冗词赘句。第二,诗要分句,格律诗分整齐划一的句,散文诗分长短不一的句。诗分句的目的是为了让诗与文在外表上要有所区别。诗如果不分句只分段,那就不是诗,那就与文无二。

格律诗是很标准的诗。一眼看上去就诗,是错不了的诗。但散文诗却是一种文与诗的结合体,在外表上看,既似文又像诗。所以,散文诗的分句很重要。而且,散文诗的音乐感是与分长短句息息相关的。例如,戴望舒的《雨巷》,就是用长短句、用断句、用重叠句来产生乐感,去表达一种凄婉迷茫、彷徨哀怨的情绪的。是通过重叠的声音唤起怅惘的感觉的。

4.诗必须要有诗眼,诗眼就是给龙点上了眼睛,没了眼睛,再好也是一条瞎龙,内容没逻辑性,不知所云,有了眼就可让读者知道你的写作目的,就是给诗装了翅膀,有了飞的力量。比如《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这首诗

风一直在吹/我像白云在自由飘/天空如此蔚蓝/我的梦想在哪里/不想失去更多/只有随风而行/害怕一直飘着/离家越来越远/不想离开你啊/我热爱的故土/和你有关的消息/塞满我的记忆/海角天涯/心与你同在

这首诗的诗眼就是“不想离开你啊,我热爱的故土”因为有了诗眼,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作者是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一个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不舍之情。

5.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当然如果你能用天下人都说的词儿,通过艺术构造,艺术组合,营造出不一样的诗意空间,也叫本事!

6.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形象美。

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最常见的表现技巧之一,诗歌也不例外。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偶等等。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展开,给人形象生动之美感。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呼告、比喻、通感等的运用,使语言产生音韵美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真切地表现出了诗人激动不已、起伏翻涌的情绪

总之,要牢记:无美,不成诗;无爱,不流传;无骨,不成器。为诗者:写爱,写情,写灵魂!

虽然说人的一生写不出几首好诗,而能够传世,几乎不可能;重要的是:我写!我快乐

截图二维码,下次投稿不迷路
责任编辑:吕媛依
13 ¥ 打赏
本网(海西文学网)为《青海湖诗报》、《青海湖诗刊》、《华文作家月报》纸质刊物的选稿窗口,作者可以自由创作和投稿,除人工审核推荐的作品外,皆为作者自由投稿,未经编辑人工审核,由系统自动审核发布,其作品内容不代表华协立场和观点,其作品质量仅代表作者本人的创作水平,也不代表华协旗下所有网站和刊物的编辑所认可的创作水平。著作权说明

评鉴[5]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轻松注册

  1. 5楼
    神秘人物

    拜读好文,受益匪浅!我写我快乐!? ? ? ?

  2. 4楼
    日落微霞

    已收藏获益匪浅谢谢?

    日落微霞呼和浩特市 6月前
  3. 3楼
    神秘人物

    拜读学习课了 谢谢老师?

    尘不染东营市 1年前
  4. 2楼
    融画

    什么是诗,诗入画影!
    什么是诗,融画而已!

    融画中国 1年前
  5. 1楼
    诗凝

    果断收藏???? ???????? ???? ????

    诗凝中国 1年前

打赏作品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

微信扫一扫

微信